创客联盟网

标题: Magic Motion:情趣产品的人性化 [打印本页]

作者: 创客    时间: 2014-5-7 10:07
标题: Magic Motion:情趣产品的人性化
这个标题正确的读法应该叫“情趣产品的人 性 化”。请各位读者继续“深入”了解前,拿好你的节操。

小编正值朋友圈被马++案例和CES上各种新奇设备刷屏的那几天收到了老罗的联系——不是那个老罗,而是魅动的老罗。他们正在做一款定位高端的智能蓝牙私密生活用品,用人话说就是一枚智能跳蛋。小编当即回复说有性趣——啊,不,是有兴趣。

于是在隔了一天的早上就收到了这枚样鸡——啊,是样蛋。
(, 下载次数: 4)

此刻它正安详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上。

智能跳蛋如何定义?

这个问题比较时髦的问法是,怎么用互联网思维玩跳蛋?答案是看app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

不过小编刚拿到Magic Motion的时候,手头上刚好没有iOS设备(Magic Motion目前暂时只有iOS版app)。好在此物还提供传统模式,1颗按键可以在7种震动模式间切换。

(, 下载次数: 5)

【7种震动模式,各位自行脑补一下】
然后装上Magic Motion的app,设备和iPhone的配对都都很简单。配对完后可以看到跳蛋的可玩性是这样的一溜(小编当时的内心旁白是——哇塞…):

(, 下载次数: 6)

挨个来说:

音乐播放是根据音乐的节奏一起来,you know;声音控制很好理解;变频控制是一个1-9的数字界面,不同数字不同频率;

(, 下载次数: 1)

【依次是音乐、声音和变频控制】

重力控制根据小红点的位置会有不同频率,手动控制也是一样;自定义就是自己调一个节奏;

(, 下载次数: 5)

【依次是重力、手动和自定义】
最后才是最具可玩性的——游戏,点进去可以看到一个收费的击鼓应用,由于要12块钱,编者自行脑补了一下。

(, 下载次数: 5)

总体来说,Magic Motion相比传统跳蛋最强势的功能在语音和游戏:前者除了用户自己玩以外,还接入了微信和Skype等IM,其实就是活生生一个远程互动产品;后者则是灵活的盈利模式,只要游戏做得够好玩,购买的用户大有人在。

闷骚的国内市场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枚节操值爆表的产品出自一群男攻城狮之手。魅动老罗的解释是,这么一个需求其实是他们熟识的一群客户提的。对方是一群从事成人用品出口的小姑娘。跳蛋这类产品过去在功能上单一,于是她们就想有没有结合互联网更有意思的玩法;老罗所在的团队有这个技术,于是一拍即合。

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里,Magic Motion一直是面向海外市场的产品。小编跟老罗聊完国内市场,总体感觉是闷骚二字——闷是压抑,骚是本能。

国人的保守常常把情趣产品恶魔化,导致它是一个自觉不被提及、信息充分不沟通的市场。大的电商平台如Tmall、京东把这类产品归入计生类;线上也没有成熟的交流社区。老罗的研究是目前卖得最好的产品是两类:几十、十几的廉价货和1K以上的国外品牌(比如瑞典的Lelo)。

相较而言,国外用户对这类产品的认知比较中性——开放心态而非批判,同时产品也比较成熟。比如Lelo的产品在外观上已经逐渐摆脱振动棒的尴尬,甚至可以作颈部按摩。

不过国内市场目前也在变化,闷的顽固势力逐渐褪去,骚的本质显露——大大方方有什么不好。公众对马++的接受和认可是消费心态的成熟,而这个庞大的刚需市场也需要更多的团队来参与产品改善。老罗的团队很高兴他们做了很早的一支。





欢迎光临 创客联盟网 (https://immak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