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你想做一家创客空间、奋战在创刻运动的第一线、高举“硬件2.0”大旗的时候,这样的故事是不够的。台下的观众也不再是昨天的学生妹小屁孩儿,他们变成了西装革履逼格甚高的投资人、创业者等。他们喜欢给这个故事续个貂——后来这个小伙子辍学开始钻研音响,经过N年的蛰伏终于一鸣惊人,获得XX美刀的风投,出货量破了多少多少万,成为创业大军中的楷模,最后呼喊大家快来啊!
问题来了:创客运动、硬件、创业是三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万万不能等同。当你把这三个词混在一起的时候,变出来的东西不等于三者中的任一个,却比三个东西加起来都复杂。更耐人寻味的是,乐于钻研的人们开始注入“商业模式、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颠覆行业的理念、互联网思路”等高级神棍概念,最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现在所谓的创客圈。
当然,把这些概念结合起来也没什么“不好”,这里并不存在什么价值倾向。就像我十分热爱烹饪,我可以放肆地在家里做菜祸害我的亲戚朋友,但要我去开餐馆那就是在报复社会了。
重点是,我们选择那条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搞清楚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
一、您好,请不要投掷香蕉,我是人类谢谢!
说回到动物园。
当我和家里人聊到创客空间时,家人往往会说:哎呀原来你在做公益啊,真好!
创客空间时不是公益组织、应不应该成为一家公益组织尚且存在争议,但必须承认的是,它或多或少承担了一些公益组织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人说创客是一种信仰,我觉得不算,它不是高不可攀的精神寄托,而是下里巴人的生活习惯。
pcDuino的刘哥曾经感慨道,每个美国人家里的地下室就是一个创客空间。熟练使用各种工具、随手修修电器、心情好了DIY一些小设备是人家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不言而喻,而推广这些习惯的阻力就是创客空间正在,且应该面临的困境。
所以我们很乐于对一些陌生人解释什么叫3D打印、怎样玩树莓派甚至如何使用电烙铁,起码人家感兴趣。注意,这些习惯并不高端,我们也不是罕见的野生动物,所以,当我们需要耐心地解释一些“应该”是习以为常的东西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比较难受的。
可想而知,当你面对一个把创客空间当成动物园的观众时,当这个观众用看猴子的眼神端详几位正在埋头coding的程序员时,你的心情会流多少血。
创客也是人,也需要大(妹)家(纸)的关爱啊!
二、 创客不是你想做,想……
发这个感慨是有原因的。
笔者创客空间曾接触了不下十个成功人士,跑来说“我也要做创客空间,求指导”云云,其中不乏有产品、有想法、有实力的高端土豪(NO AFFENCE),此外的绝大多数都是自己对自己开玩笑的主儿。
粗略统计了一下,几乎所有人的目的都一样——投资。这一点从这些成功人士曾经征战的行业就可以看出来,在此就不细表了。成功人士之所以是成功人士,在于人家不仅敢想,还勤于动手——事实上,现在仅北京地区就已经有了大大小小上十个“创客空间”,均匀散布在市区内、通州、亦庄、燕郊等地。这可是好事儿啊,你看创客大军越来越庞大,来自社会的支持、来自行业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大家纷纷都挤在产业革命的前夜了,科技人文的十字路的交通都要瘫痪了!
恩,地方有了,钱有了,然后呢?
创客呢?
要做创客空间,首先得有人来动手做东西吧,得有东西可做吧,大家终归要讨论一些技术知识什么的吧。但你放眼望去,来这些“创客空间”的人见面问候第一句话并不是“你在玩什么呀?”,而是“你最近在做什么项目呀”、“拿了多少投资啊”、“你看这个模式行不行得通啊”等,好似自己不是创业者、没拿百万级的风投都不好意思和创客圈的小伙伴们打招呼似的。
于是,慕名而来的不再是爱动手的工程师,而是想创业的未来成功人士,以及媒体同仁们。想找到技术宅,并调动技术宅们的积极性是很难的,但拉来一帮关注互联网创业的未来成功人士们却很容易。正是因为如此,人山人海的创业分享会、大佬见面会占了主流,埋头画板子的技术宅了慢慢也就不见的踪影。
然后就木有然后了。
三、公益和孵化器
其实,将创客变成创业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咱们本身就是创业者嘛。
但要有个先后顺序。
虽然推广创客运动很难,但相比创业,还是挺简单的。“动作做东西”这个行为本身,无所谓对错,能做就好,但创业不一样。创客,只是寻常百姓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是社会长远进步的一段小插曲;但创业,却是一个人甚至一群人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大抉择。
与人,创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放弃和付出;与物,意味着技术、人才、资金、模式、趋势甚至运气的混合作用,想引导人们创业,恐怕目前国内所有的创客空间加起来都不足以自称“创业包教包会,不会全额退款”。
以上这些,做起来很难,比互联网创业难。不巧,也正是些许在互联网圈子里浸淫许久的成功人士们发现了创客这个“金矿”,便想当然地用所谓的互联网思路搞起了创客,或者说玩起了硬件创业,比如某擅长打嘴炮的大佬和某“牛逼产品”,当然这里是在有意识的黑,大家不必在意。
退一步,想二者结合、内外兼修,也不是不可能。我们明白这一点,于是我们把两者分开了。
孵化器是孵化器,创客活动是创客活动,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想要推广创客概念,要从娃娃抓起,这也是今年Creatica活动的宗旨,于我而言,这也是最“创客”的创客活动;而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创想马拉松也是我认为最具北京创客空间特色的活动。
有上述活动的经验,想做孵化器,便不至于抓瞎——招揽技术人才不够,引进设备;引进设备还不够,引进设计和美工;再不够,投资人和行业大佬助阵。想做好这些,一家公司是不够的,也不能依靠公司化运营来做好如此多元、跨界且不一定有回报的事情,因为需要这些资源的并不全是创业者,而是整个社会。
大家心里清楚,没有哪一家公司是真的在“奉献”的。
只有这些资源整合做好了,概念融合自洽了,才有可能谈硬件创业,也才有底气说产业革命什么的。想做好这些,想真正实现跨界,想真正把创业者塞进整个社会发展的最根基部位,对于每个真•创客而言,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恐怕,当我们好不容易等到那一天的时候,“创客”这个概念也许就不火了吧。
最后
前阵子回武汉,发现这个九省通衢、学生扎堆的城市也不经意间冒出了两家创客空间,本来挺高兴的,细思一下,也就恐极了。毕竟,当我们以为自己攒着能改变世界的武器的时候,我们的手,都不带发抖的。
回过头来,纵观国内几大创客空间,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路数——办原型工厂有之、坚持“原教旨主义”的有之、做孵化器的也有之。不说多的,起码还算热闹,起码还算有人关注,在中国,这样也算不错了。
殊途,还望同归。
欢迎光临 创客联盟网 (https://immaker.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