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编采访到了华强北的一些制造商,其中吴先生是最具代表性的“山寨”制造商之一。他对创客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但他对华强北的制造圈和电子硬件领域非常熟悉。
吴先生已经在制造圈里打拼了十多年了,当我问道他是否有意愿和创客对接并制造创意硬件时,他问了我两个问题:有多少量?能挣多少钱?商人的本质还是唯利是图,不赚钱的东西他们是不会考虑,创客的产品大多没有进行可靠的市场评估,他很难判断收益。
目前做代工制造的毛利非常小,很多和吴先生同期投入制造圈的企业纷纷倒闭。这些企业的老板年轻时接受不到更好的教育,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很低。另外,山寨厂的开发能力很低,他们没有办法执行技术优化的工作:他们只能复制。可以这么说,创客如果拿着手板到这些厂商寻求制造帮助,是没办法开发出好产品的。
山寨厂大多只看重直向的发展,看准了哪个产品人气高才制造该产品。如果出现技术、资金障碍,他们会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跨过这些障碍,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他们一样会选择放弃。吴先生有点自嘲地说:他们的厂子风险控管能力基本是零,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亏钱。运作小规模的制造厂是很辛苦的,每天必须寻找单子和销售渠道,即使找不到还是要给员工发工资。吴先生认为,山寨厂商是没办法做“中国创造”的。在华强北这个圈子,问1000个人可能只有两个人会回答你:“我考虑看看。”
我又提到,很多传统制造商如:富士康,开始关注甚至扶持部分创客这个现象。吴先生觉得,他们根本没有办法跟富士康或者任何一个大规模的制造商做比较。山寨厂商的技术支持不如这些大规模制造商,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制造商没有订单压力。简单来说就是:大规模制造商已经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才能想未来的发展。另外,大规模制造企业的控管能力也优于山寨厂商,他们能很有效率的调配和集中所有的资源。创客的产品非常新颖,或许还很有前途,但制造这些产品并不能获得及时利益。如果没有庞大的资金做后盾,会使企业陷入很大的危机。
山寨厂商期待的是业界的大头先玩起来,然后再“带他们玩”。小编又问道:“华强北的大头是那些企业?”吴先生指了指地,说:“地产商。”但他觉得地产商不会投入这个事业,就算他们挥一挥手投了1000万,一年以后收益翻了五倍,这些钱对他们来说还是不值一提。
吴先生说,山寨厂商生存条件越来越严苛,别人先一步抢占到市场自己就会亏钱。理论上,这个情况应该重新思考新的企业方向和盈利模式,但很多山寨厂商还是选择“敌不动我不动”的生存原则,谁都不想在变革的路上成为炮灰。很多企业老板一定都有自己的理想,想要开展事业的第二春,但生存的无奈迫使他们打消这个念头。
李大维在接受未来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Future)采访时曾说:山寨是开放式创新和微型制造的模式,也是个人制造的未来。他这样解释:“山寨厂成立之初,并无智慧财产概念,剽窃原厂设计,并与同业分享。这个供应链生态系统里,业者营运规模都不大,也没有一个龙头大厂从中协调。众家业者彼此竞合下,营造出有效率的微型制造共同体,固定成本极少,又能迅速因应市场需求。”
山寨制造厂商之中一定也有大胆的人存在,会提前去思考和创客对接做制造的事情。吴先生不评价这些人的行为,只是他不会去这么做而已。只有当一个新产品火起来了,他才会考虑制造的问题。不过不可否认的,在他知道“创客”一词以后,他会更加关注这个群体。
来源:雷锋网
欢迎光临 创客联盟网 (https://immaker.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