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联盟网
标题:
被 IDC 小看的可穿戴产业到底有多大?
[打印本页]
作者:
创客
时间:
2015-9-10 13:59
标题:
被 IDC 小看的可穿戴产业到底有多大?
整个智能穿戴产业也必将伴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一起腾飞,其所释放出来的商业空间远大于今天的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的格局定了吗?或许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可穿戴设备的产业格局都还未形成,至少在未来的3年内市场格局都难以划定。
IDC报告并不能代表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
当前,有各种各样的预测报告对可穿戴设备产业做出预测。对此,我认为总体上来说都不太靠谱,或者更精准地说,这些预测报告只能代表可穿戴设备产业的一部分市场,并不能代表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全部。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通过所发布的报告可以明显地看到,其对可穿戴设备产业的界定并不清晰,大部分都局限于当前的智能手环、手表类产品,并且只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代表性品牌做为研究、统计的口径来分析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这显然并不合理。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比如说IDC所公布的报告,本身的产品类别划分界限就比较模糊,排第一的Fitbi和排第二的Apple,以及排第三的Xiaomi,三者之间的产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有差异的,一个是智能手环,一个是智能手表,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腕戴类可穿戴设备的总称,或者说是总统计。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IDC的报告显然不能代表着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全部。
或许有人会对我提出质疑,既然当前这些对可穿戴设备产业所分析的报告都不准确,那为什么我看到了这个问题不能出具一份相对有代表性,并且比较全面的报告呢?现实地承认,以我个人的能力着实难以完成这样一份关于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分析、预测报告。而我之所以认为IDC的报告不能代表智能手表、手环的全部,是因为据我所掌握的数据来看,仅在国内一些定位于低价位的智能手环、手表厂家,他们的出货量并不比三星小,单品出货量在几十万台的“不知名”厂家在华强北就不少。而这些企业中,有一些在低价的出口方面做得并不差,尽管是低端市场,但也是一种国际化路线。
就官方的统计口径来看,可穿戴设备目前大部分的产品都只是按照3C产品的认证方式来处理,这也给有关部门的统计增加了难度,它不像手机类产品牵涉到入网备案。除了那些带通讯功能的可穿戴式手机类产品,其余不牵涉到通讯功能的设备可以说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主动备案的概念。同样,对于可穿戴设备产业而言,包括我们国家在内的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官方协会机构。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目前所存在的联盟、协会,要么是地方性的,要么是挂靠在某一协会下面的一个分支机构,只是很多人在宣传的时候弱化了实际的背景信息而已。相关组织、协会机构的缺位,必然会加大产业信息收集和获取的难度。
到底什么是可穿戴设备
鉴于IDC报告中对可穿戴设备的狭义定义,我想再进一步讨论可穿戴设备行业前景走势之前,或许需要先行梳理一下到底何为可穿戴设备。
其实,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穿戴产业中的一个分支,只是其中围绕人体的智能化产品部分。通俗地理解,就是可以“穿”、“戴”在人体身上的智能化设备;从与人体的接触层面进行划分,可分为体表外与体表内,也就是穿戴在人体皮肤外的穿戴式产品,以及植入人体内的植入式穿戴设备。
体表外的可穿戴设备是我们面前比较熟悉的产品,主要是由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引领,加之国内的诸多创业者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为产品形态切入的可穿戴设备领域,成为了大众最为熟知的一种产品形态。但智能手表、手环类产品并不代表可穿戴设备的全部,只是可穿戴设备在体表外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整个人体可穿戴设备产业层面来看,智能手表、手环尽管起步较早,但市场容量可以说是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中相对较小的一个模块;可以说还未发力的智能眼镜、智能服装、智能鞋子、智能饰品、智能内衣等体表外可穿戴设备中的任一产品形态,其市场空间都比智能手表、手表要大得多。
目前国内外都已经有相关企业在这些领域进行探索、开发。比如在智能纺织方面,香港大学的团队就已经做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已经具备了商业化量产的能力。而在植入式穿戴设备方面,包括智能药丸、纳米细胞、电子纹身、智能避孕,以及其他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植入式智能设备所释放出来的市场能量都是极具颠覆性的。
可见,片面地以当前的智能手表、手环来定义可穿戴设备产业并不客观,而且也不具有代表性。尽管从智能手表、手环的产品层面来看,目前似乎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Fitbit、苹果、小米、Garmin、三星等,但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格局。其中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整个智能穿戴产业链,包括可穿戴设备的产业链都还未发展成熟,而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局面,充其量也只能说明这些企业在以手表、手环为表现形态的可穿戴设备产业领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局
就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层面来看,当前的这些交互方式都只是一种过渡技术,在不断进化的产业发展浪潮中,或许这些当前看似在前的品牌很有可能会被“成功”的历史与惯性思维“绑架”,而被后起之秀超越。不过这些企业相对于新进入的对手来说,所拥有的用户数据积累、产品开发经验,以及算法技术层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对于进入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创业者们而言,智能手表、手环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当前的产业链技术情况下,他们可以模仿国产智能手机企业的组装方式。不论是软、硬层面,还是算法技术方面,甚至产品的技术方案方面都有现成的专业提供商,连组装都有专业的分工,而销售则可以借助于京东、淘宝、苏宁、点名时间等众筹平台来“忽悠”。
这也是目前的智能手表、手环产业同质化严重,核心的差异化技术缺失的症结所在。而且,相比于其他形态的可穿戴设备而言,智能手表、手环产业由于起步相对早一些,市场竞争自然也就更趋激烈一些。所以,在我看来,要想进入可穿戴设备产业创业,或许可以从其它形态的人体可穿戴设备入手,比如智能眼镜、智能服装、智能鞋子、智能饰品、智能内衣等方面。不论是从监测层面,还是从产品的市场空间层面来看,这些形态的可穿戴设备都比当前的智能手表、手环更具有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无论是对于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们,还是已经在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们来说,或许都需要换个思路,那就是不要局限地着眼于从终端形态的产品切入,而是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切入环节,比如智能纺织、传感器、芯片、电池、虚拟现实技术、语音交互技术、算法、云服务等产业链的某个关键环节切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则更有希望成为未来物联网时代的一颗“耀眼”明星。
可穿戴设备市场到底有多大
可穿戴设备产业尽管经历了3年时间的发展,但目前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市场还未有效形成,更不存在“圈地完成”一说。目前,可穿戴设备产业不仅还未到达“圈地完成”的局面,甚至是连地都还没有发展好,又何谈“圈地”?谈“格局已定”更是为时过早。
那么,可穿戴设备市场到底有多大呢?这个确实很难回答,但这个产业的市场空间一定是当前这些预测报告的N倍以上。我们先来看组最近被引用的IDC报告的数据来看,2015年2季度全球可穿戴产品的出货量达到了181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的560万台,增长了223.2%。这个数据只是当前能够获得统计的几个品牌的出货量数据,并且基本上是围绕着智能手表、手环类产品展开的一种统计。
正如我上文所说,一方面可穿戴设备产业并不只局限于智能手表、手环类产品,这类形态的可穿戴设备在整个可穿戴产业中占据的份额非常小;另外一方面是这些统计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姑且以IDC的这组数据为参考来对可穿戴设备产业做一个测算,我们假设智能眼镜的市场容量与智能手环、手表类产品一样大;假设智能鞋子的市场是智能手表、手环的3倍;假设智能服装的市场也是智能手表、手环的3倍;假设智能饰品的市场和智能手表、手环一样大,先不计算人体植入式的可穿戴设备,也不计医疗类的可穿戴设备,不计未来智能手机将成为可穿戴手机的市场,以及智能内衣等。
就这样简单地做个估算,其市场容量是多大呢?按照IDC第2阶段1810万台出货量来计算,1810+1810+1810x3+1810x3+1810=16290万台,然后还要乘以相应的素数,再乘以4个季度,此时所得到的数据才是相对靠谱的市场容量数据。而对于整个智能穿戴产业来说,其市场容量更是可穿戴设备的N倍以上,简单的理解就是物联网的智能化终端设备就是智能穿戴设备。
对于创业者们而言,当前不论是选择进入可穿戴设备产业,或是智能穿戴产业,其实都还是一个好时机,整个产业的技术方向、产业链技术等都还处于一个探索、完善的过程,不论是Fitbit或是Apple都只是可穿戴设备产业中的一个小分支,只是某一种功能、产品、技术的相对走在前面的探索者。而整个智能穿戴产业也必将伴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一起腾飞,其所释放出来的商业空间远大于今天的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
欢迎光临 创客联盟网 (https://immak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