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联盟网

标题: 创客直击——土里也能刨“黄金” [打印本页]

作者: 创客    时间: 2015-9-11 11:01
标题: 创客直击——土里也能刨“黄金”
南昌农商银行银行助力中国创翼华中赛区赛事,为你的梦想点赞。

今日主角:张单英和她的藏红花。

木架上这一个个有点像蒜头和洋葱的就是藏红花的球茎,它正在发芽,过完中秋就开花。过去,要在江西看到这样的情景那几乎是不可能。藏红花,原产西藏、青海,可是家住鹰潭的张单英和她的团队却把这事儿变成了现实。

张单英说“2010年就有种了,当时是半分田,不敢讲,没有成,我不敢说。”

今年40出头的张单英,尽管年龄不高,但是敢想敢干。2009年以前,她在福建做服装生意,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儿子给她写信说想妈妈了,被深深打动的她立刻回老家陪儿子。

说是陪儿子,其实她是把不少精力放在了创业上。成了一个承包千亩土地的种粮大户。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浙江的一位研究藏红花的专家。对方听她描述了家乡的土壤之后,建议她试着种植藏红花。

假如田地的水源有污染,是绝对不能种的。一旦种了就会烂。这边的水源没有被污染,张单英也相信科学,她把家乡的土跟水拿去检测,证实适合种植。

她的丈夫当时是反对的,认为对这个行业不熟悉,投资风险高,20亩地几十万,一旦没成功就会损失几十万。

一亩藏红花买种子、人工等成本在两万六千左右。虽说藏红花号称“植物黄金”,一亩地只产一斤,市场收购价能达到三万六千块。利润有一半,但没人能保证能种得好。

张单英说她认定的事儿就是失败她也要试一回。2010年半分地里的藏红花试种成功,让她信心大增。2013年11月,她投入50来万,20亩藏红花。2014年中秋过后,她在地里实现了藏红花和水稻的轮作。

如此,粮食不减产,劳力又增收。项目合作人詹汉明表示“把农村的闲散的剩余的劳动力调动起来了”。

现在张丹英正在扩大规模,争取种到100亩,九月中旬她将带着这个项目参加中国创翼创新产业大赛华中区的复赛。采访中,她表示现在市场中一年的藏红花产量是5000斤,如果别人那里的土壤环境也能种植藏红花,欢迎大家一起。




欢迎光临 创客联盟网 (https://immak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