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联盟网
标题:
微软HoloLens体验: 图像逼真潜力无限
[打印本页]
作者:
创客
时间:
2016-3-11 17:28
标题:
微软HoloLens体验: 图像逼真潜力无限
(, 下载次数: 3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HoloLens提供了独特的AR体验,它的做工出色,重视细节,这些都是应该加分的地方。HoloLens的应用潜力看起来是无限的。现在的问题是微软能否修复一些小毛病?普通大众购买时需要花多少钱?Techradar最近对HoloLens进行了试用,下面是试用报告摘要:
优点:
——做工质量上乘。
——全息分辨率相当出色。
——空间声音卓越。
——不需要用手操作,容易互动。
缺点:
——电池续航时间短。
——正确佩戴不太容易。
——视野需要改进。
——仍然有一些小故障。
最新进展:开发者版本定价3000美元
(, 下载次数: 2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自从2015年11月HoloLens出现以来,一些新消息就不断浮出。
微软曾透露说HoloLens电池续航时间最长5.5小时,如果“重负载”运行可以续航2.5小时。听起来不怎么惊人,看看大多的高端笔记本和手机,在“重负载”运行时它们的续航时间也差不多处在这个水平,而且这些设备还无法持续投放3D、AR图像。
(, 下载次数: 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后来有消息说微软正在开发HoloLens蓝牙Clicker,这是一款官方控制器。还有消息说一些HoloLens企业应用也在开发之中。再后来,HoloLens Companion APP(面向Windows 10和Windows 10Mobile平台)发布。通过APP,HoloLens用户可以将自己看到的图像播放给其它人看。
不久前,HoloLens开发者版本接受预定,定价达到3000美元。
(, 下载次数: 3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做工和舒适度:正确佩戴不容易
HoloLens由两个环组成:外环比较厚、用塑料制造,内部安装了组件;内环比较苗条,附有加衬垫,可以环绕在头部。内环可以通过后部的滚轴调整位置,它可以向前向后滑动。加衬垫的接触面不大,佩戴时用户更容易忘记它的存在,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AR图像上。
设备原本并不是安置在鼻梁上的,但是我在使用时发现护鼻塞老是会滑到鼻子上,无论你将HoloLens向前推多少次都无补于事。幸好护鼻塞是附加的配件,可以拆卸。依我之见,拆掉它更好一些。
(, 下载次数: 3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佩戴HoloLens时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很轻松地戴到位。我必须不断重新缩紧、重新定位、重新对齐头盔。当一切都安排恰当后,AR图像才是全景图像,感觉才正确。如果太紧了、太高了或者向前移动太远了,体验都会受到影响。
站立观看有助于获得最佳全景体验。当我四处移动时,难以调整到恰当位置的问题尤其严重,移动是HoloLens的重要功能之一。
如果你留有短发,或者头发向后梳,你的麻烦会比长头发、蓬松头发的人少一些。我还是有能力调整到位的,只是将HoloLens取下后稍稍有些头痛,跟我戴上尺寸太小的棒球帽一样。
使用头盔时我没有连上线缆,除了选择全息图并移动图像,我不需要用手来做其它事。头盔不需要接通线缆来增强电池续航时间,一代早期原型产品也是这样的。
(, 下载次数: 3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当HoloLens调整到位时佩戴相当舒适。尽管如此,和所有的VR和AR头盔一样,HoloLens的重量也集中在前部,佩戴时你会明显感觉到前额承受了一定的重量。重量会让人不舒服,但影响并不明显。如果微软可以将重量转移到两侧或者后部,就可以减轻前面的重量感。
我是戴眼镜的,在使用HoloLens时也佩戴了眼镜。眼镜不会被挤压到脸上,也不会让头部感到绷紧,在这点上HoloLens做得比大多的VR头盔要好。另外,使用HoloLens没有恶心感,佩戴Oculus Rift时常常会有这种感觉。
戴上HoloLens仍然可以看清周围的环境,这点很好,你不会失去方向感,也不会有幽闭恐惧感。如果HoloLens的透明屏幕不那么黑就更好了。向后移动时感觉不太容易,我不能很快转身观看背后有什么东西。
无论从外观还是从感受来说HoloLens都是一款高端设备。它的价格不便宜,这点从开发者版本的售价就已经可以感受到了。设备看起来是留给办公室使用的,它同样可以用在客厅内。如果你想在建筑工地使用,要让HoloLens保持清洁不受损伤可能有点难,因为HoloLens太纤弱了。我使用时很小心,除非微软让HoloLens变得坚固起来,否则你可能会将它藏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 下载次数: 2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全息视图:生动、清晰而现实
在我的HoloLens体验中,全息图由几部分组成:两个漂浮的球体、两块黄色纸片、一些盒子堆在一沓纸上。程序叫作“Project Origami”,看起来像是折纸类的游戏。
为了让全息图真正可用,我增加了一些控制(凝视、手势、语音控制)、空间声音、空间制图功能,我可以在房间中捡起、移动、放置全息图。最后,我加入了一个地下世界,当球下坠时会出现大爆炸,地板上炸出一个洞,球会掉下去。从洞向下观看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有起伏的群山、起重机从我的脚下高耸而起。
投影到真实世界的HoloLens图像非常生动、清晰而现实,只是让人有一些紧张不安。当我移动图像时,全息图形像真实物体一样,我可以观看图形的背部。
当纸球滚到地板上时,效果就和真正的球滚动一样,球会弹起来,看上去你都可以用手去捡了。当我们凝视地板上打开的地下世界时,好像地板之下早就存在一个世界,只是我一直没有发现而已。
观看覆盖在真实世界之上的全息图只是HoloLens体验的一半,还有就是控制全息图。
(, 下载次数: 3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控制触摸全息图:手势控制最难操作
通过凝视来控制HoloLens反应很快,对于任何用户来说都很容易上手,其它输入方式稍微复杂一些。
尽管语音控制可以使用,但是从下达命运到全息图执行命令之间存在延时。当我向球发出“滚动”命令时,目标要等2秒钟才能听懂指令。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足够让我产生重新下达命令的冲动了。
手势控制最难操作,虽然只是用一个手指向下滑动,我仍然花了不少时间来搞清手指从HoloLens滑动出去的最佳距离,以及手指应该从哪里开始滑动。你可以想像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不断在空中向下滑动手指,没错,那就是我。当我终于搞清滑动的最佳位置时,控制体验比预期好多了。不要去碰触全息图,只需要将手放在自己面前舒服地操作,滑动效果才会最好。
通过手势,我可以选择“ProjectOrigami”图像,可以通过凝视在房间中移动图像,然后捏一下就可以将全息图锁定在新位置上。我可以将图像从眼前移到沙发、咖啡桌或者桌子上。尽管体验并不像电影《少数派报告》的选择、滑动操作一样完美,但它已经让人印象深刻了。
(, 下载次数: 3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HoloLens采用了空间音频,它将体验带到了全新的高度。演示样本会播放环境音乐,球滚过起皱的纸时会发出声音。当我接近全息图时,声音会变大,远离时它会变小。声音为HoloLens增加了另一个维度的体验,让体验更加沉浸。
最大问题在于视野受到限制
观看全息图时,我仍然可以看清周围的环境。如果有人突然走过我的投影,全息图不会遭到破坏。全息图会包裹我身边的人,虽然人的特点和背后的数字框架可以清楚地区分,但是它的AR体验却是惊人的:人本身成了全息图的一部分。这个功能很酷,当我与别人对话时,如果图像消失了我不会分心。听微软代表说其它APP也支持这种功能,不单单只是ProjectOrigami支持。当我戴着HoloLens与别人交流时会感到有些奇怪——有点不礼貌,好像我在室内戴着太阳镜与别人谈话一样。
HoloLens全景视图的最大问题在于视野受到限制,相当于图像不能超过你眼前的显示屏——大约为15英寸。你可以看到活动全息图虚拟空间的边缘,如果眼睛盯着空间外面看,或者太过接近,全息图会裁减,或者干脆完全消失。离4到5英尺观看效果最好。在体验演示样本时会碰到一些问题,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完美运行。尽管如此,HoloLens带给我的体验仍然是美好的,毕竟演示样本是不完美的。
有一点需要强调一下,微软在展台上演示的HoloLens样本看起来很优美,全息图也更先进,而我看到的图像从质量、复杂性、功能来说都不在一个档次。可能微软在主题演讲时展示的全是最好的一面,而我所体验的演示样本不够精良,或者它与展台演示样本相比功能有所缩减。我的体验虽然很让人沉迷,但与微软主题演讲中看到的效果相比有点像是孩子玩的AR。我并不是说HoloLens无法投放即将到来的更出色图像,还有一点要注意,微软也解释说我所佩戴的是“早期开发版硬件”。
(, 下载次数: 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1
初步结论:虽然不完美但潜力无限
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HoloLens都是不完美的。如果微软能让操作更完美,HoloLens就会成为一款可以在办公室轻易使用的沉浸式娱乐设备。
尽管存在瑕疵,使用HoloLens仍然是赏心悦目的。当市场上出现更多强大的APP、出现更多可靠的功能、观赏体验得到改进时,HoloLens就会成为终极AR观看器。
毫无疑问,HoloLens将会改变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测试过许多技术,HoloLens是最让我陶醉的。我们仍然不清楚HoloLens的零售价是多少,它的潜力是无限的,看起来HoloLens不会辜负我们的期待。
欢迎光临 创客联盟网 (https://immak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