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联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思网在线3D打印服务
查看: 107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智能从科幻走进现实还有多少距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11:14: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思网用户可以直接登录),结交更多创客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创客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信息爆炸的时代加速了科技的变革,像语音助手等AI技术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而前段时间AlphaGo人机大战、Atlas机器人也让我们感慨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相当了不起的地步。其实,从计算机诞生之日起,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幻想就没有停止过。那么人工智能在科幻作品和现实中又有哪些联系和距离呢?


上世纪70-80年代
《巨人:Forbin计划》中的人工智能计算机
上世纪70年代,科幻电影里便开始出现大量人工智能设备,如《巨人:Forbin计划》、《西部世界》、《暗星》等。当然,碍于技术限制,当时的科幻电影看上去都比较简陋,大多数一些看上去非常大型、笨重的计算机,再加上一个听上去很生硬的配音。这些超级计算机用于一定的智慧,但并不能自己移动或是做更多事情,通常也只是为了辅助剧情发展的配角。

约翰?麦卡锡
现实中,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在1950年便发布了“计算机与智能”的文章,其中提出了机器学习、遗传算法、图灵测试等概念;随后约翰?麦卡锡开始了计算机下棋方向的研发,直至1956年,麦卡锡在达茅斯学院举行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名词,意味着其真正诞生,随后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高等学府,均开始出资成立研发部门。遗憾的是,到了70年代,人工智能并没有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这是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限制无法满足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70年代是人工智能的低潮期。

《终结者》中的机器杀手
1977年的《星球大战》中不乏R2D2、C-3PO这样经典的人工智能角色,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则是1984年上映的《终结者》,因为它们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冷血机器,相信很多朋友在小时候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都会感觉汗毛完全立起来。电影中的机器人杀手基本上只是执行程序的傀儡,“天网”超级计算机才是真正的幕后操作者,电影中描述,天网在拥有自我意识后,决定消灭人类,这是基于人类最底层本能所形成的想法。显然,《终结者》成功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探讨,直至今日仍是大多数反人工智能支持者的最佳例证。

基于XCON系统的商业计算机
而进入80年代,日本开始率先研发新型计算机,目标是使其能够与人对话、翻译文字、识别图形甚至是简单的推理,随后卡内基梅隆大学在1980年设计出XCON计算系统,能够实现更为强劲的商业计算,在商业领域获得了一定成功,也推动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然而,人工智能在这个时期依然是一个神话。
上世纪90年代:深蓝出现

《黑客帝国》在人工智能基础上加入了“互联网思维”
进入90年代,计算机技术突发猛进,互联网技术也开始进入萌芽期。技术的进步让电影公司能够制作出更炫酷的科幻电影,比如著名的《黑客帝国》(Matrix),便是在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思维的基础上,加入了互联网概念,所有现实中的人类均生活中一个由人工智能电脑构建的虚拟在线世界中,这个概念令人拍手叫绝。事实上,导演及编剧沃卓斯基兄弟(现在是姐妹)可以说是欧美的Geek,受到了大量日本动漫的影响,比如《攻壳机动队》,这也是一部探讨人类世界在被技术渗透后发展的著名动漫。可见,90年代的人工智能电影已经不仅仅是使用机器人、人工智能作为反战题材的衬托,而是真正开始关注机器人和深度学习本身。

深蓝对战国际象棋冠军卡其帕罗夫
回到现实中来,90年代初期的人工智能发展并不顺利,转机在在于1997年IBM推出的深蓝(Deep Blue)超级计算机成功战胜人类国际象棋冠军卡其帕罗夫。不过,后来有报道指出,深蓝实际上在对弈时发生了一个Bug,走出了一步毫无意义的一步棋,最终才取得了胜利。卡其帕罗夫也并不服输,认为这些电脑思维都差不多,古怪、疯狂,并不意味着它们真的比人类聪明。
当然,90年代的人工智能发展由IBM深蓝的出现再次受到人们关注,也开始在计算机基础技术的发展下开始迅速崛起。
进入21世纪

《我,机器人》更深度地探讨了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也带动了电脑动画技术,这极大地提升了科幻电影的表现力。题材方面,机器人电影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人类与机器人争夺世界,而是更有深度地探讨人类如何与机器人共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A.I》、《我,机器人》、《她》等等,尤其是2013年上映的《她》,其中的电脑操作系统“萨曼莎”就像是智能化的Siri,这无疑让人们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更多想象。

日本研发的仿真机器人
从2000年至今,人工智能在这16年间可谓是取得了巨大突破。一方面,以石黑浩为代表的日本科学家,致力于研发仿真机器人,它们拥有极高的外貌仿真度、肢体活动能力和简单的沟通能力,虽然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说并不特别突出,但可以广泛应用在博物馆解说、企业接待、商业服务领域,日本长崎甚至还出现了全球首家机器人酒店,全部接待人员均为仿真机器人。

AlphaGo的算法复杂地令人发指
欧美方面,则以更深度的人工智能算法为主。以谷歌收购的DeepMind为例,其创始人杰米斯?哈萨比斯是一个从4岁便开始下国际象棋的神童,很快成长为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并创立了DeepMind,展开更深度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而战胜李世石的AlphaGo,便是出自DeepMind之手。
也许DeepMind只是人工智能超强计算能力的一个里程碑,人工智能的方向显然不仅仅局限于计算,还包括深度学习、情感理解等其他方面。比如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曾在今年年初展示了一个研发成果,将新的运算机制植入法国机器人NAO中,使其具备“说不”的能力,简单来说便是机器人能够分辨是非、具有一定的人类世界伦理意识,不会执行一些非正常的要求。另外,IBM的Watson也是人工智能认知计算的代表,曾经战胜了人类智力计算冠军。

Nest恒温器是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的应用代表
消费领域的人工智能也取得了一些关键性的发展,比如谷歌的Nest恒温器,能够逐渐学习主人的使用习惯,实现感知式的温度调节体验。另外,能够与人类互动、交流情感的JIBO机器人,Siri、Cortana、Echo等语音助手系统,也是初级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广泛应用的案例。各大科技厂商也开始广泛收购人工智能厂商,开始研发更容易应用在消费电子市场的人工智能技术。
小结
或许,电影中的机器人管家、拥有情感的语音助手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强人工智能(具有真正人类感知能力的人工智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拥有较大争议,如特斯拉总裁伊隆?马斯克便认为人类不应该在有能力完全把控之前过多涉足强人工智能领域。但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研究课题,也是消费电子市场关注的技术,如果能够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PC等设备上,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将是巨大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创客联盟网  

GMT+8, 2024-11-29 06:20 , Processed in 0.01753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4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