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联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思网在线3D打印服务
查看: 174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就是1949年的可穿戴式收音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09:49: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思网用户可以直接登录),结交更多创客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创客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发明家Victor T. Hoeflich是美国新奇产品制造公司American Merri-Lei的创办人,他1949年3月推出了天外来客般的“帽型收音机”。在新闻发布会上,Hoeflich曾用青少年做模特对其加以展示。该产品在美国境内的各大百货商店均有销售,并以邮寄形式发货,当时的售价为7.95美元。产品主体为一个头盔,有8种颜色可供订购:唇膏红、淡黄、粉红、玫瑰粉、橘红、火红、淡黄绿、棕褐。之后研发商又添加了7种颜色选择。



虽然这种帽子在当时有一种未来派的外观,但这实际是受技术限制所致。纵然晶体管在1947年就被发明出来,但它仍旧颇具实验性,没有被广泛使用,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直到1954年才出现。因为这种帽子上的收音机以电子管技术为依托,所以Hoeflich便使两根电子管和一支环形天线成为了该产品的显著特征,而调频旋钮则安装在两根电子管中间。

无线电真空管技术在二战时期得到提高,从而也使得小功率收音机得以出现。这也就意味着,帽子上的收音机能戴在头部,用电池低电压供电,电池则由用户放在自己口袋里携带。



虽然“帽型收音机”在开始时反响甚好,但这种待遇却并未持续,甚至其广告也在上世纪50年代停止播出。它的失败主要还是基于技术限制,这种帽子只有两个电子管,而家用收音机则有五六个,后者运转得更好。

另外,上世纪30年代末,更高级的FM调频无线电格式在美国得以使用,但“帽型收音机”只能接受AM频率信号。而且环形天线也是有方向性的,用户只要转头,信号就会丢失。更有甚者,这种帽子在广告里标榜自己的信号接收范围远达20英里,但因其缺少必要的电路元件,有时用户在调节时,会接收到距离更远的电台,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尖厉刺耳的干扰声。

“帽型收音机”也并不是新创意。发明家H. Day在1922年就曾和一顶被改成收音机的礼帽合影过,而1930年8月号的美国杂志《现代力学》也曾发表过类似的故事,一位德国工程师也曾创造过一顶硬草帽样式的“帽型收音机”。

现在看来,这一穿戴式收音机也算是Mp3的鼻祖了,虽然受技术所限,但其理念并没有多少变化。这大概也是Google Glass这类产品所必经的道路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创客联盟网  

GMT+8, 2024-6-26 10:36 , Processed in 0.02065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4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